|
精品专线 |
|
|
联系我们 |
|
电话: |
021-66083649 |
|
021-66083796 |
|
021-66083797 |
|
021-66083795 |
|
021-66083596 |
传真: |
021-66082638 |
手机: |
15601851830 |
|
13166003633 |
邮箱: |
linghanwuliu@126.com |
|
|
|
|
新闻中心 |
|
零售连锁和医药电子商务领域 |
来源: 发布时间:2010-3-22 点击数: |
|
“斩首” 自2004年12月起,中国全面对外开放药品分销领域。就在当年,国内医药生产和流通龙头哈药被外资“斩首”。2004年末,美国华平投资集团等机构,联手收购哈药集团55%股权,创下第一宗国际并购基金收购大型国企案例。 被“斩首”的中国医药流通龙头越来越多:2007年1月,欧洲联合博姿有限公司属下联合美华有限公司通过股权受让与增资,持有广州医药50%股权。紧随其后,2007年5月,上海医药以股权转让方式上海到海口物流与日本第二大药品流通企业日本铃谦株式会社合资组建上海铃谦沪中医药有限公司,主营药品分销业务,双方各持50%股份。这两场大的并购事件震动了中国医药商业领域。 成立于2000年的九州通集团是仅次于国药集团和上药集团,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民营医药流通及物流企业。九州通以快批模式在业内迅速壮大,销售规模迅速膨胀,并进而涵盖到零售连锁和医药电子商务领域。目前,九州通在华中、华北、华南、华东、西北、西南均有布局。早在2004年,九州通便开始了与境外投资者接触。 2007年6月,九州通获得了荷兰发展银行,德国发展银行,惠发、上海到海口物流公司惠理基金,伊藤忠,东邦药业,日本AI基金共7家机构共6000万美元的私募股权基金。7家机构中3家日本企业中,日本东邦药业一直派人常驻九州通。 “医药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获取资本的渠道相对狭窄,在极速扩张情形下,对资金的需求大,同时也是发展过程中引进外资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的需要,所以这些企业开始借助外资来发展。”沈阳药科大学教授陈文玉说。 还有哪个区域的医药市场,没有被外资企业渗透? 新年伊始,随着中国医药产业损害预警机制的正式启动。上海到海口货运国人陡然发现,中国医药市场这块肥田,越来越多地冒出外资的参天大树:辉瑞、诺华、东邦等;或者是被嫁接的合资树:九州通、哈药等。 控制了一个产业的主要流通脉管,就等于控制了一个产业。 今日来华的外资医药巨头,已经不只是找代工企业,而开始对中国医药流通企业鲸吞蚕食,掀起一场场兼并重组浪潮,悄然改写中国医药流通市场格局。从最初设立药品生产基地,再到研发、生产、销售、物流等经营整体转战,庞大的中国医药流通脉管里,越来越多地流淌外资血液。 屡被 外患内忧 随着外资资本的不断进入,带给医药市场的不只是利润和刺激,也有隐忧。目前国内医药流通市场正在被各类外资企业曲线渗透。外资进入初期,在中国设立的主要是生产基地和营销基地,把研发基地放在海外市场。而近年来,外资开始在中国设立研发基地,从上游强化供应链控制。瑞士罗氏2005年宣布在中国设立全球第五家研发机构。 与此同时,外资还进行多面切入:一方面,外资在国内设立工厂。据了解,目前,世界前20名的跨国医药公司都在中国设立了合资工厂。另一方面,外资对新设立的合资企业开始了控股运作;跟着外资在中医领域扩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