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幅员辽阔,自然环境恶劣,雪山戈壁重重,装备器材保障难,长期制约着新疆军区所属部队的战斗力建设。如何医治这一“顽疾”呢?新疆军区装备部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坚持寓军于民的原则,大胆创新,依托地方方便快捷的物流网络,在天山南北开辟出一条条新的保障通道。他们的探索经历启示我们:让“市场”服务于“战场”,用新手段解决老问题,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到新疆体会不到祖国之大。新疆军区最远的边防连队距离军区机关有3000多公里。 路途遥远,道路条件复杂,装备器材保障的难度出乎常人想象。 一年春天,驻南疆某汽车团为保障即将展开的高原运输任务,向军区装备部申请了百余万元的车辆器材。报告批下来后,该团安排了8台车辆、16名驾驶员和一名带车干部,赴乌鲁木齐拉运车辆器材。为确保安全,车队行驶速度较慢。谁料,半途遇上雨雪天气,原本计划往返9天的路程,居然用了整整15天,差点耽误了部队执行的运输任务。
无独有偶。一次,一场实装对抗演练在天山南麓展开。某师携行器材很快消耗殆尽。于是,该师立即抽调专人前往驻乌鲁木齐仓库请领器材。没想到,等器材拉回来,演练已经结束。 如此低的装备器材保障效率,怎能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的快节奏、高消耗?痛定思痛,新疆军区装备部领导进行了深刻反思。从表面上看,器材保障效率低主要是路途遥远所致。实际上,病根还是在落后的保障模式上——装备器材生产厂家把器材送到乌鲁木齐,交由军区装备部所属器材仓库暂存,然后各部队再千里迢迢前来请领。据有关数据显示,部队每拉运一次器材,所花费的吃、住、车辆磨损费和油费,平均占器材价值总数的3%,每年需要占用部队几十个工作日,而且还带来了安全隐忧。这种传统的“坐堂行医”式器材供应模式,已无法满足当前为部队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提供远程保障、快速保障、精确保障的需求,改革势在必行。 引入市场机制,携手编织器材保障网络 解决老问题,一定要用新思路、新手段。 立足现有条件,新疆军区装备部运用科学发展观这把“金钥匙”,按照市场为战场服务的理念,依托地方物流快递公司,在雪域戈壁携手编织集约化的装备器材供应保障新通道。 不求我有,但求我用。新疆军区装备部利用地方方便快捷的物流设施,与信誉好、效率高的“阿凡提”、“三得利”等5家物流公司签订长期的运输合同。装备器材库房只需清点装箱,物流快递公司就可以直接装车运送到营区,结束了过去基层部队为几个小配件长途跋涉前来请领的状况。为保证器材数质量,他们还要求接货部队在接收时必须逐器材、逐箱检查验收,并及时向军区装备部反馈到位情况。 是上海到海口物流公司专业报道###
|